素人科學家的奇蹟:維修技術員捕捉台灣淡水魚的秘密探索

轉載來源:天下雜誌

E-port兔,悄悄話

周銘泰,印刷電路廠技術員,熱愛淡水魚研究,自學成為台灣淡水魚專家。他的圖鑑記錄了19種首次在台灣發現的淡水魚和37種未描述種,其中9種已被證實為新種。他的觀察與採集技巧不輸學者,為科學研究做出重大貢獻。

《轉載 天下雜誌》

台灣最完備淡水魚圖鑑,竟出自一位維修技術員之手

文| 楊孟軒

周銘泰白天在印刷電路廠擔任維修技術員,但他主編的魚類圖鑑中,記錄19種首次在台灣發現的淡水魚、37種尚未有學術文獻記載的未描述種淡水魚,其中至少有9種在圖鑑出版後,已經被學者證實、發表成為新種。

周銘泰從公司下班後,直接輕裝赴約受訪。他皮膚黝黑、穿著防風外套,看起來像個鄰家大叔,「我的故事比較平凡,會有點難寫啦,」他有點靦腆地說。

周銘泰所寫的《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是目前市面上種數最多的淡水魚圖鑑,超過300種魚類照片、對魚的形態特徵詳細描述,很難想像是出自一位業餘愛好者的手筆。

家中水族箱的發現,成學者研究素材

2016年,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廖德裕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博士劉名允,在國際期刊《Zoological Studies》上共同發表論文〈糙體銳齒鰕虎是愛吃魚鰭的魚(Smilosicyopus leprurus(Teleostei: Gobiidae) is a fin-eater) 〉,是台灣第一篇食鰭魚類研究論文,更是全世界首次在鰕虎科魚類身上發現食鰭行為。

論文最初的靈感,來自周銘泰位在台北市家中水族箱的一幕。

「我對魚敏感度很高,總會注意到一些學者沒看到的怪事,」周銘泰回憶,有次他在恆春半島採集到一種稀有的魚類糙體銳齒鰕虎(Smilosicyopus leprurus),因為眼睛下方有條黑線,看起來像在微笑,身形如黃瓜一般,又被稱為「微笑黃瓜鰕虎」。

本網站所分享之部份圖像影片、文章或資料…等內容,是以新聞訊息立場來發佈,其中有使用自動化系統程序或是引用、摘錄或整理自網路文章或新聞而得出,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文章內文會註明出處或原作者,但來源不明或原作者已無法查證之文章,則無法適時註明,尚祈見諒。
平台小編會視情況會將文章稍做編輯(如修改標題、新增前言、調整標點、重新排版等等,但絕對不會更動文章主體和內容連貫性),以利Lucker/Eport的讀者學習閱讀。
若您為原著作者或分享者,且您不同意本站轉貼文章內容,請立即告知發信至 eport_info@eporttw.com,本站將立刻進行下架處理;若想和本站做交換連結亦歡迎來信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