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石」裡面的「鐳」元素,竟然是居禮夫婦發現的

轉載來源:科技大觀園

Eport兔,悄悄話

居禮夫婦花了數十年,終於在1898年取得1毫克的硫酸鐳,而元素「鐳」則是在1910年才出現。

《轉載 科技大觀園》

新元素——鐳(Radium)的發現

練冠霆|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繪者|景美仙姬巖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科學史上最具突破性的年代,其中尤以核化學(Nuclear chemistry)的發展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放射性元素的發現顛覆了過往原子不可再分割的理論,也奠基了核能及放射性同位素分析與標定的應用。1898年12月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 Curie)與皮爾・居禮(Pierre Curie)夫婦所發現的鐳元素(Radium),以放射性(Radioactivity)的字首命名,就是核化學發展最重要的見證。居里夫婦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Henri Becquerel)也因這相關的貢獻,共同贏得了1903年第三屆諾貝爾物理獎的桂冠。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發現了當時機制不明的X射線,科學家們對此神秘現象紛紛磨拳擦掌想解開此一謎團。1896年貝克勒受到倫琴的啟發,著手研究鈾與鉀的雙硫酸鹽結晶具有類似磷光發散的現象。起初他認為該結晶是接受到太陽光而激發出光線,但經進一步的實驗,卻發現在沒有外在的刺激下結晶也可以發散出有別於X射線的電磁波。這個研究受到居禮夫婦的重視,在後續的研究中他們稱此現象為放射性。居禮夫婦還研究了各種化合物與礦物的放射性,發覺瀝青鈾礦(pitchblende)的放射性相較於等量的鈾礦要高出許多,因此推論瀝青鈾礦中必定含有某種具放射性的未知物質。

本網站所分享之部份圖像影片、文章或資料…等內容,是以新聞訊息立場來發佈,其中有使用自動化系統程序或是引用、摘錄或整理自網路文章或新聞而得出,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文章內文會註明出處或原作者,但來源不明或原作者已無法查證之文章,則無法適時註明,尚祈見諒。
平台小編會視情況會將文章稍做編輯(如修改標題、新增前言、調整標點、重新排版等等,但絕對不會更動文章主體和內容連貫性),以利Lucker/Eport的讀者學習閱讀。
若您為原著作者或分享者,且您不同意本站轉貼文章內容,請立即告知發信至 service@eporttw.com,本站將立刻進行下架處理;若想和本站做交換連結亦歡迎來信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