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橋對話的藝術:社工學系的深刻學習與傳遞心思之道

全文授權轉載:教育丸子 【打開耳朵,聆聽那些需要幫助的聲音——社會工作學系】

, ,

Eport兔,悄悄話

在我們的生活中,社工的存在無處不在,然而社會大眾往往將其貼上「志工」或「救貧」的標籤。實際上,社工的角色遠不止於服務弱勢族群,更重要的是建立「溝通橋樑」,進行人際對話。

《轉載 教育丸子》

打開耳朵,聆聽那些需要幫助的聲音——社會工作學系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單位都看得到社工的足跡,但社會大眾卻總是幫社工貼上「志工」、「救貧」的標籤,其實社工不光是服務弱勢族群,最重要的其實是「與人溝通」,搭建對話的橋樑。這次我們邀請到就讀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三的梁家瑜來分享在社工系的學習經驗及生態概況。

身為社工最重要的課題

社工的核心理念是「一個人一定有他的優勢」,不論是內在(性格)或是外在(額外資源協助),一定都有可以解決困境的優勢。而要能協助個案們找到自己的優勢,便是透過「會談」。「在談話過程中可能看起來像在閒聊,但其實每句話都有他的目的性」家瑜說,學習如何用談話來了解個案的狀況與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是社工系學生最重要的課題。
 
除了實務技巧,社工系也要學習概論課程,像是社會學、心理學、社會福利等,也很常接觸數學,統計、研究法等,因為未來工作上會經常遇到評鑑,或是在結束個案服務及活動辦理後的滿意度調查,這些都會整合運用不同面向的能力。

理論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從實習中觀察每個個案

社工系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舉凡兒童家庭、婦女、學校、醫務及老人等,因此除了基本理論,也必須完成專業的選修和實習,才能隨著個案的差異,將知識實際應用到不同的情況。

對家瑜來說,醫務是她感興趣的領域,因為醫院個案的明確性高,節奏也相對較快,因此選擇到醫院實習。
 
家瑜以醫院的早療科為例,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階段需求」指出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與任務,在幫助個案前,必須先去釐清病童與家屬的需求,才能做出有效的支援。舉例來說,針對病童的家屬,會辦理衛教方案,讓他們更了解如何照顧早療病童,並調適心情;針對病童,會帶他們進行簡單的遊戲活動,陪伴他們在醫院成長的時光。
 
在醫院還會接觸到像是醫療費用相關的經濟問題、家屬與病人的情緒問題或安寧問題及其他醫療糾紛,這些都需要社工居中協調溝通。家瑜表示,「雖然醫院的實習工作非常忙碌,卻也是能扎實學習到經驗的地方」。

有關社工的三顆心——好奇心、同理心、敏銳的心

身為一名社工,最重要的就是抱著高度的好奇心與敏銳度去了解個案,課程中也經常提醒學生要去思考「現在我在個案中扮演什麼角色?工作重點是什麼?以及為何案主要跟我說他的事情?」先釐清自己的角色,理解案主的心情,觀察案主的狀況並思考藏在其中的細節,才能找到可以協助他的方法及資源。

「雖然社工幫助了很多人,但同時付出的勞動成本也很高,更有許多學生在實習階段經常面臨情緒問題,感到衝擊困惑的情況,這些都是社工背後不為人知的辛苦面。」家瑜進一步解釋。對社工而言,自我覺察的能力也很重要,當意識到這些自己無法消化的困境時,家瑜也建議可以多找督導聊聊,唯有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有能力去幫助他人。

最後,家瑜也建議有興趣想考社工系的學弟妹,可以先接觸社福單位的志工,最直接的就是參與並體驗活動。現實面來說,社工這份工作能獲取的錢財與其他行業相比並不算多,也會碰到許多辛苦的事情,若是決定就讀社工系並以社工的身分服務社會,也可以先做好相應的準備。

本網站所分享之部份圖像影片、文章或資料…等內容,是以新聞訊息立場來發佈,其中有使用自動化系統程序或是引用、摘錄或整理自網路文章或新聞而得出,其著作權皆屬原作者所有。文章內文會註明出處或原作者,但來源不明或原作者已無法查證之文章,則無法適時註明,尚祈見諒。
平台小編會視情況會將文章稍做編輯(如修改標題、新增前言、調整標點、重新排版等等,但絕對不會更動文章主體和內容連貫性),以利Lucker/Eport的讀者學習閱讀。
若您為原著作者或分享者,且您不同意本站轉貼文章內容,請立即告知發信至 service@eporttw.com,本站將立刻進行下架處理;若想和本站做交換連結亦歡迎來信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