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隻瓜頭鯨花蓮現蹤,海洋生態保育獲新進展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  流行時事, , 自主學習

圖片來源:翻攝臉書粉專「多羅滿賞鯨」

E-port兔,悄悄話

海洋作家廖鴻基帶領的賞鯨團隊參與「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進行海洋生態考察,於花蓮水璉外海遇見約100隻瓜頭鯨,並觀察到弗氏海豚和領航鯨。該計畫旨在研究和保護台灣東部太平洋黑潮流域的抹香鯨及其他鯨豚,收集影像、水下錄音及生態紀錄,建構鯨豚資料庫。

海洋作家廖鴻基帶領賞鯨團隊,為「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展開海洋生態考察。本月17日,團隊搭乘多羅滿賞鯨船出海,在花蓮水璉外海幸運地邂逅了一群數量驚人的瓜頭鯨,估計約有100隻。此外,團隊還觀察到了弗氏海豚和領航鯨的身影,並成功捕捉到這些珍貴海洋生物的水上和水下影像。

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

「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是一個旨在保護和研究台灣東部太平洋黑潮流域抹香鯨及其他鯨豚的三年計畫(2023-2025)。該計畫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每年2月至10月的定期海上調查,收集鯨豚的影像、水下錄音、航跡及生態紀錄,以建構一個詳盡的鯨豚資料庫。

「π」在計畫中有三層意涵:

  1. 圓周率π象徵對大海無窮無盡的探索與學習精神。
  2. 台灣本島及其周圍的地理特徵形成的π形狀。台灣東部面對太平洋,海底的地理特徵形成的π形狀,台灣本島為π字的上緣。
  3. 抹香鯨的尾鰭在下潛時呈現出π的形狀。

計畫中還招募志工「海幫手」參與調查工作,協助記錄鯨豚的生態和環境污染情況,並將這些數據公開為開放資料,促進大眾對海洋生態的了解和關注。

更多詳盡計畫可參考:花蓮福爾摩沙協會

圖片來源:花蓮摩爾摩莎協會
圖片來源:花蓮摩爾摩莎協會

瓜頭鯨

瓜頭鯨(Melon-headed whale,學名:Peponocephala electra),通常被稱為瓜狀頭鯨、多齒黑鯨、小殺人鯨和伊列特拉海豚,是一種體型中等的海洋哺乳動物,屬於海豚科。

外觀特徵

瓜頭鯨的特徵是橢圓形的前額和類似於木瓜尖端,這也是其名稱的由來。它們的身體呈深灰色或黑色,背鰭位於身體中間,且相對較長和彎曲,像鐮刀狀。成年的瓜頭鯨體長可達2.1至2.7公尺,重量在160公斤至275公斤之間。

分布範圍

瓜頭鯨廣泛分布於全球的溫帶和熱帶海域,在台灣東部海域、菲律賓、澳大利亞東部沿岸普遍可見,夏威夷終年可見。長肢領航鯨主要出現在較冷的溫帶海域,而短肢領航鯨則更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

社會行為

瓜頭鯨以其高度社會化的行為著稱,通常以數十到數百頭的群體生活,甚至出現過2,000隻的大群體,這些群體被稱為「群」或「隊伍」。它們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結構和協作行為,社會結構為母系社會,群體內部的成員會相互協助和保護。平均3到4年產一胎,野外壽命約45歲左右。

食性

瓜頭鯨主要以魚類和頭足類(如烏賊和章魚)為食。

保育狀況

瓜頭鯨的數量在某些地區受到威脅,主要原因包括捕撈、船隻碰撞以及海洋污染。全球數量推估約18萬隻,它們在全球範圍內的保護狀況相對穩定,但仍需要持續的保護和研究。

E-PORT兔金頭腦

Q1:「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① 保護台灣本島的珊瑚礁
② 研究台灣東部太平洋黑潮流域的抹香鯨及其他鯨豚
③ 建造新的賞鯨船隻
④ 推廣海洋運動

你答對了嗎?

答案是:2

Q2:「π」在「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中的意涵不包括以下哪一項?

① 對大海無窮無盡的探索與學習精神
② 台灣本島及其周圍地理特徵形成的π形狀
③ 抹香鯨的尾鰭在下潛時呈現出π的形狀
④ 海洋生物的繁殖模式

你答對了嗎?

答案是:4

Q3:瓜頭鯨的外觀特徵包括以下哪一項?

① 身體呈現亮黃色
② 背鰭相對較短且筆直
③ 圓形的前額和類似於木瓜尖端
④ 平坦的頭部和短小的鰭

你答對了嗎?

答案是:3

Q4:根據文章,瓜頭鯨的社會結構屬於哪一類?

① 父系社會
② 母系社會
③ 單一個體生活
④ 孤獨生活

你答對了嗎?

答案是:2

Q5:哪一個海域終年可見瓜頭鯨?

① 地中海
② 北冰洋
③ 夏威夷
④ 黑海

你答對了嗎?

答案是:3

「百隻瓜頭鯨花蓮現蹤」可以延伸的自主學習主題

【鯨魚生態與保育
研究瓜頭鯨及其他鯨豚類的生態習性和保育策略。

【海洋生態調查方法】
探索花蓮福爾摩沙協會如何進行海洋生物的觀察與資料收集。

【花蓮海域的生物多樣性】
調查花蓮外海的海洋生物種類及其生態系統。